导航

知青为什么要上山下乡是怎么回城的

名豪网 minghaoshangwu.com

很多网友好奇历史大环境下知青为什么要上山下乡,背后到底是谁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发展正起步的时候,有知识的青年却走上了下乡的道路,最后知青们是怎么回城的?一起跟名豪网小编来了解下吧。

全国的知青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插队落户,与农民杂居在一起的,他们同农民一道挣工分,自食其力,如遇机会,可以被抽调回城另一类便是支边的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他们名义上是兵团战士,过着半军事化的集体生活,享受微薄的工资,但不能招工回城,也不能招干,这样的知青有200万人,占全国知青的五分之一。

简单看为什么要上山下乡呢,好像就是老人家一声号令: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在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的时代,自然就行成上山下乡的运动。可解放十几年了,为什么只有到60年代末才发出这样的号召?马克思说过这样的话,寻找事物的终极原因,就要深入到经济领域。这的经济-----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四十年了,为什么要上山下乡?不知多少知青在思考这个问题,作为知青运动的一员都希望搞清楚他的终极原因。几十年的思考,有了这样的感觉:

1、经济是根本原因。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国家刚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又进入‘文革’灾害,国民经济连年不前,频临崩溃;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已全面显现,‘大锅饭’丧失了效率和积极性,两人活三人干司空见惯。那时的企业人满为患,再进人难以为续。客观上讲,当时的城市已无法承载新的就业人员。

2、人口是直接原因。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刚刚诞生,被压迫了三千年的奴隶当家做了主人。那种心情是我们不能理解的。在人多好干事的思想指导下,踢开了马寅初的人口论,家家五、六个,甚至七、八个的生育,‘英雄母亲’层出不穷。于是我们这一代以几何赔率‘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仅在各大城市既达数千万。儿童时代无疑是幸福的,但文革中后期都到了工作年龄,几千万人同时就业,我们的党和政府又处在混乱之中,再面临经济快要崩溃局面,基本是一个死局。

3、经验是历史原因。我们党解放前的奋斗史基本是在农村进行的。农村包围城市,是我党胜利的主要经验之一。党史上多少问题都是靠农村,靠农民解决的。当一代人在城市无法安排就业时,自然就会想到农村,想到依靠农民,而不用去考虑农村的承载力,农民的负担,总比战争年代要好吧。

4、号召力是时代原因。伟人的权威性,对历史发展的关键作用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当领袖已被敬为神的时候,真是一句话就改变了数千万知青的命运,影响了数千万家庭的安定。

1977年高考被恢复,大多数在农村的知识青年想方设法要回到故乡去。为了得到一张病退证明,他们服用麻黄素、升压灵来制造高血压,喝10%高效麻醉药制造“心力衰竭”,喝农药制造“胃痉挛”,喝墨水制造“胃穿孔”———不惜一切,只为回家。1978年冬在云南的知识青年以请愿和罢工的形式来将他们的要求表达出来。

1980年5月8日,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提出不再搞上山下乡。10月1日中共基本上决定过去下乡的知识青年可以回故乡城市。但是仍有大量知青滞留在下乡地或者故乡城市以外的第三地。而知识青年的子女最多只可以有一个人迁回父母所在的故乡城市,而且有年龄及婚否的限制。

关于中国内地的知青运动,邓小平在1978年曾说,国家花了三百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据说李先念还加了一个不满意,叫国家不满意。1981年10月,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起草了一份《二十五年来知青工作的回顾与总结》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起因、发展、失误、教训等若干重大问题给出了基本看法。

第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五十年代根据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就业难的国情提出来的,是我们党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次大试验。第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本来是一个就业问题,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当成政治运动去搞,指导思想偏了,工作上有严重失误,至此历时25年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无声无息中画上了句号。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阅读

我是你的眼发布角色海报 郝蕾黄觉演夫妻

我怕来不及李春生的扮演者是谁

过年长一岁怕老的说说怎么发2021 新年怎

灵魂摆渡2胡小庭一人饰两角色 胡小庭剧

电影《别岁》北京首映 即将在7月2日正式

王晨正家境怎样 王晨正女友王晨正回城市

厉家兵个人资料年龄身高 李家兵演过的影

《老酒馆》中贺义堂的扮演者是谁?冯雷

猜你喜欢

如何做好吃的芒果西米露 芒果西米露美味做法

珠海沙滩游玩攻略 珠海适合游玩的沙滩景点有哪些

南京有哪些比较适合爬山的地方 小编推荐一些好去处

古近代十大妇刑,手段残忍变态(用藤条抽女子下体)

10种最美女人生殖器图片,碰到这种女人赶紧缴械投降

热门图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