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网友朋友们学着古装剧中哀家的称呼,也习惯自称为哀家,只是皇后为什么叫哀家,你真的知道其中的理由吗?什么人可以自称哀家这都是有讲究的,千万别学错了,这里面的门道和知识还是很多的。随名豪网一起来看下吧,教你认识古代真实的称呼都是怎么来的。
哀家一词应该是太后用的,而且是皇帝已死情况下,其皇后也就是后来的皇太后用的,意思是未亡人,哀痛先皇。皇后自称哀家应该是个笑话,否则岂不是诅咒皇帝?那可是死罪。“哀”隐含先帝去世之意,称“哀家”的只能是太后、太妃,电视里的玩意儿不能够当真的。
只存在于戏曲中的“哀家”
有些称谓只是后代戏曲小说中运用,并不存在于古代人际交往中,例如“哀家”。
“哀家”的含义是自称可怜之人,无夫之哀,是旧时戏曲中死去丈夫的皇后或皇太后的自称,并不是历史人物所用的称谓。
《说文》:“哀,闵也。”哀有悲痛、悼念之义。“家”做词尾,表示一类人。哀家指自己属于哀痛之人,语用色彩庄重,不具有普适性。但现时有很多人使用“哀家”自称,甚至年龄甚小的小学生也自称为哀家,殊不知其中错误非常明显,让人哭笑不得。
皇后起源
远古之时,人皇居任城,其庙号曰“壬”,娶妻皇后,其妻皇后庙号“丁”,于是人皇将丁字居壬字之上,丁+壬=皇,合称“皇”,自称皇族,任姓皆皇族之后,故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丁有火德,其人凤凰。故皇乃龙凤合体,尊贵无比。丁乃凤凰,自称皇后。
皇后为什么自称哀家:哀家与本宫的区别
本宫,能够指很多人,古代皇宫中有很多宫殿,只需是一个宫殿的主人都可自称“本宫”,太子叫“东宫”,可自称本宫。皇后可自称本宫,有正式封号的公主也能够自称“本宫”。严厉一点来讲,只要一宫之主才干这样自称,而一宫之主的正确含义,比方‘东宫’‘西宫’这样的统御者,才干着称,并不是说住在宫殿里的都能这样自称。大家看,这个跟哀家的区别是不是挺大的,不论是适用范围还是适用状况都不一样。
“臣妾”非“妾”
不少历史题材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嫔妃和比自己级别高的人说话时,往往自称“臣妾”。 这一称呼的典型性和相关剧情所具有的魅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很多观众认为“臣妾”是古代后妃的专用称呼,其实不然。
“臣”与“妾”是两个不同的词,含义不同。《说文解字》:“臣,事君也。象屈服之 形。”古者“臣”指被抓获的战俘,奴仆,男性奴隶,后引申为男子自谦之词。“妾”,本指女奴,因其身份卑贱,可用作妇女的谦称。古代女性自称为“贱妾、妾人、小妾、下妾”等。 “臣”和“妾”可以作为语素结构成合成词“臣妾”,先秦文献中多有记载。
“臣妾”最初为服贱役的男女奴隶的总称。男曰臣,女曰妾,后泛指统治者所役使的民众和藩属。如《秦律》中称因犯罪被罚为奴隶的人为“隶臣妾”。《易·遯》有:“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臣妾”一词在使用过程中范围逐渐扩大,可以指称臣服于统治者的民众。《汉书·食货志上》:“王莽因汉承平之业,匈奴称藩,百蛮宾服,舟车所通,尽为臣妾。”唐代诗人刘长卿有“万方臣妾同瞻望,疑在曾城阿母家” (《闻奉迎皇太后使沈判官至,因有此作》);南宋诗人陆游诗有 “上天佑仁圣,万邦尽臣妾”(《登城》);宋王禹偁“明明圣天子,德教如四维。蛮貊尽臣妾,县道皆覊縻”(《送笻杖与刘湛然道士》)。
“臣妾”一词在古代还可作为动词使用,意为统辖管治之意。《商君书·错法》:“同列而相臣妾者,贫富之谓也。”唐元稹《授裴向左散骑常侍制》:“朕以将壮之年,臣妾天下,司其忿速,其在於持重温良之士以鉴之乎。”严复《辟韩》中提到“而中国之尊王者曰:‘天子富有四海,臣妾亿兆。’臣妾者,其文之故训犹奴虏也”。
总之,先秦时“臣妾”一词由男女奴隶统称,渐渐发展为“民众”和“藩属”之意,到中古时期仍泛指民众。这一时期,后妃自称为“臣妾”并无确切的文献记载。
而宋代以后,有观点认为文献中开始出现女性自称为“臣妾”的记载,后妃称臣妾因此于古有据。《宋史》称:“甲寅,皇太子择配,帝诏其母族全昭孙之女择日入见。宝佑中,昭孙没于王事,全氏见上,上曰:‘尔父死可念。’对曰:‘臣妾父固可念,淮、湖百姓尤可念。’” (《宋史》卷四十五 本纪第四十五)
关于宋代以后是否有嫔妃称“臣妾”仍有争论,但影视作品中对“臣妾”一词显然有不少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