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和嬴政的关系很多人都非常好奇,民间相传嬴政是吕不韦的亲儿子,但是在古时对血脉看的非常重的皇室一族会发生这样荒谬的事情吗?吕不韦和嬴政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曾权倾朝野的吕不韦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和名豪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司马迁学识渊博,见闻广达,少时学习《尚书》、《春秋》,二十岁便游历天下,后任太史令,读遍皇家收藏的文史经籍、诸子百家及各种档案,在著《史记》时非常严谨,广征博引,不拘泥于一家之说。因此,《史记》自古以来被史家奉为正史的经典。后来,司马光在著《资治通鉴》时就采信了《史记》的说法:“吕不韦娶邯郸诸姬绝美者与居,知其有娠,异人从不韦饮,见而请之。
不韦佯怒,既而献之,孕期年而生子政,异人遂以为夫人。”(见《资治通鉴.周纪五》)。而《战国策》中没有记载的事情,并不代表没有发生,因为《战国策》在历史上曾被列入别史类(即为杂史),可信度比《史记》低得多。
其次,司马迁在《史记》中的两段记载:“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和“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前后并不矛盾。因为司马迁首先肯定了吕不韦知道赵姬有了身孕,然后利用与子楚饮酒时,把赵姬献给了子楚。而赵姬对子楚隐瞒自己有身孕,“至大期时,生子政”。以赵姬后来瞒着众人在雍城与嫪毐生了两个儿子的手段,要在生育时间上做手脚是轻而易举的;而且,生育期的后延也不是没有特例的。再说,吕不韦与子楚最初的约定本来就是一笔交易,子楚在感谢吕不韦帮助他成事时,曾顿首(磕头)说:“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就算子楚知道赵姬有孕之事也是不会向外透露的。
况且,吕不韦在将赵姬献给子楚时曾提出条件:将来要立赵姬为后,生子要立为太子。子楚为了嬴得江山,也遵守了对吕不韦的承诺。其三,《史记.秦始皇本纪》是司马迁采用宫庭档案记载的,宫庭档案当然就不会有诸如“姬自匿有身”之类的记载了;但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的索隐中却有:“不韦,阳翟大贾,其姬邯郸豪家女,善歌舞,有娠而献予子楚。”这样的解释。其四,用秦始皇后来对吕不韦的态度来证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就更站不住脚了。
我们知道,集权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是不会念及亲情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更何况像秦始皇这样性格暴戾的皇帝呢?因为当时吕不韦对秦的贡献已经到了功高震主的程度,而且,嬴政是吕不韦儿子的说法已经开始在民间流传了(秦灭赵后,嬴政在邯郸坑杀了所有曾与母亲有仇怨的人,因为这些人传播了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而以上这两点恰恰是嬴政最忌讳、最担心的。为了撇清和吕不韦的血缘关系,表明自己是真正的、正宗的嬴氏血统,同时也为了表明吕不韦无功于秦,才有了嬴政写给吕不韦否定一切的信。不过,也许正是这封信,犹如“此地无银三百两”,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不少读书人从这封欲盖弥彰的信中得出结论:秦始皇就是吕不韦的亲儿子。
历史上的吕不韦是怎么死的?吕不韦,战国末期人,商贾出身。因辅佐始皇登基有功,被始皇尊称为仲父,任秦国相国,一时权倾朝野,府中食客三千。为了给自己留名,他让府中食客编著了一本《吕氏春秋》,这本书形式统一但内容多样,从而开创了杂家体例。后因寥霭一案他被兔去相职,遣散封地。怕其造反,始皇写了一封信严厉斥责吕不韦,受到威胁的吕不韦自杀,吕不韦的一生,充分体现了其作为商人的特点——精明,他做每一件事都是为利益所驱使;也正因如此,一旦他的利益受到损害,便奋起反击,结果,他与寥霭的争斗最终招来了杀身之祸。
公元前239年,秦王政二十一岁了,他己经成年,只要举行过加冠礼,他就可以亲政了。
而在亲政之前,朝廷的一切大权都掌握在吕不韦手中,赢政只是一个傀儡君主。每逢上朝处理政事,只能听本相安排。
在秦王政年幼时,吕不韦每逢处理完朝政,就会去后宫与太后斯守。太后原本是邯郸姬,是吕不韦的老情人,她风流成性,盗意淫乐,肆无忌惮。可是作为丞相的吕不韦为了避嫌,而且因为一心应付政务,因而开始冷淡太后。为了摆脱淫妇的纠缠,吕不韦只得把太后的另一位旧情人寥霭找来顶替自己,把寥霭以假宦官的身份安排在甘泉宫,日夜陪太后纵情欢乐。
不久,得了长信侯封号的寥霭,爵位、食邑的待遇及地位完全可以与吕不韦相抗衡了。寥霭陪伴在太后身边,势力一天天膨胀,在秦国大有超过吕不韦之势。出身于市井无赖的寥霭,虽不乏政治上的野心,但除了取悦太后的房中之术外,本无任何才能。他靠太后庇护暴发,建立私党,但其劣根性是无法改掉的。与太后纵欲之后,就在宫外为非作歹,惹得满朝上下愤满不堪。随着羽翼丰满,他也想谋权夺位,而且与太后生有一个儿子,密养在深宫中。但他也预感到自身的危机,一方面与吕氏集团对立已趋于白热化,更重要的是,秦王政己二十一岁,可以亲政了。若不能在秦王亲政前控制局势,不仅要败在吕不韦手下,而且有被秦王铲除的危险。
寥霭、太后、吕不韦、秦王政此刻都在紧张筹划个人的事,顾不得前线的胜负,一场生死存亡、你死我活的斗争即将公开进行。
公元前238年,当秦王政在雍城举行加冠典礼时,寥霭知道自己与太后的秽行及叛乱的图谋己被发现,于是趁咸阳空虚发动叛乱,利用太后的玉玺调兵。可是秦王政早有准备,寥霭的叛军还没出咸阳,就遇到由雍城开来的秦军。一群乌合之众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寥霭被车裂于东门之外,并被灭了九族。太后则被减了俸禄,收回玺印,软禁在最远的雍宫域阳宫中。
公元前237年,在寥霭叛乱势力被镇压下去,吕不韦集团的势力尚未被触动之际,秦国又发现了奸细。秦国一直未察觉韩国派来的水工郑国,是来执行 疲秦计划的。郑国人秦修水渠,乃是韩国借修渠企图在经济上拖垮秦国的阴谋。于是秦王发出逐客令,下令限期将秦国内所有外来宾客驱逐出境。当时李斯力阻秦王逐客,上奏了一篇《谏逐客书》,指出逐客的危险结果,后被秦王政接受而撤销 逐客令。
公元前237年农历十月,秦王政下令:免去吕不韦相国之职。等到后来,齐人茅焦劝说秦王到雍宫将太后迎接回咸阳,而将吕不韦遣发到河南的封地去了。
吕不韦在河南封地时,并未韬光养晦,而是广交宾客,各国诸侯使者络绎不绝,去拜访他。秦王政害怕他叛乱,便把他发配到蜀地,并写信斥责他。受到威胁的吕不韦害怕被杀,于是饮鸠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