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里公孙恒为保护百姓毅然决然赴死,相信这一幕剧情感动了很多人,都想知道公孙恒有没有历史原型,唐朝有公孙恒这个人吗?还有人问公孙恒和公孙离是什么关系?他们没有关系,只是姓氏一样罢了。
公孙恒是㮶州太守,他与李长歌相识后,将李长歌收入麾下,并让李长歌担任太守府参军,之后提拔李长歌为都尉,在阿诗勒隼带领鹰师攻打㮶州时,公孙恒和李长歌相互配合,用水淹和诈降等方式拖延时间,让㮶州百姓能有机会逃生,可是㮶州早就成了鹰师的瓮中之鳖,面对这种情况,公孙恒想出用自己的首级换㮶州城百姓的平安,最后公孙恒拿剑自刎,李长歌带着他的首级向阿诗勒隼投降。
公孙恒是为㮶州牺牲的,除了他,李长歌的徒弟阿窦也死在阵前,他们的死赚足了观众的泪点。历史上是否真的有公孙恒这个人?他是真的忠臣良将,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来守护百姓。
原著里㮶州指的朔州,阿诗勒部就是突厥,历史上唐朝确实有朔州这个城池,也是隋朝的马邑郡,后来李世民收复了马邑郡,并设置为朔州。朔州是大唐很重要的国土,武德七年、八年、九年,突厥都派兵进宫过朔州,李世民继位后,突厥只在朔州边境安排了人手,但是并没有进攻,所以双方没有发生过朔州之战。
武德末的朔州刺史是姜世师,贞观初的朔州刺史是张俭,而在张俭任职期间,朔州安然无事,并没有放弃朔州之说,所以公孙恒是编剧虚构的人物,它不存在于历史,大家在追剧的时候还是不要太在意历史和剧情的差别,不然就没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