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在我们眼里可能就是轻描淡写的两个字,但是在古代这两个字就是用鲜血浇筑出来的。历史上多次北伐几乎都是以失败而收场的,其中岳飞北伐是最出名的。千百年来岳飞北伐能否成功有了很大的争议,有一些人认为可以成功,但是有一些人觉得毫无可能。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北伐的可能性有多大。
一个人活到了80多岁,然后得了小病也就是感冒,但是之后他死了。那我们能说感冒这病会死人吗?如果这样说那就显得太过低智了。北伐也是同理,我们不能单从一个方面来看北伐的成功性,要结合多个方面来看北伐的可能性。任何单方面原因决定北伐能否成功都是以概偏全,如果你非要听信一家之言那我也没办法。
决定战争能否成功有很多原因,最简单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刘秀指挥的昆阳之战,在当时看来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天降陨石让刘秀得此良机击败敌军,这就是天时的重要性。夷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击败刘备,这就是地利的重要性。人和的重要性就不要说了,将军不合导致战争失败的案例数不胜数。
当时金国未稳定中原的统治,中原百姓渴望南宋北伐,这一点其实就是占了天时。史料出处(《鄱阳集》“顺昌之败,岳帅之来,此间震恐”《宋史》“河北忠义四十余万,皆以岳字号旗帜,愿公早渡河!”)但是南宋的根基也同样不稳,多年积累的府库存粮和钱财都被掳掠一空,财政很难支持大规模北伐。而且还有一些百姓渴望金军南下,史料出处(《三朝北盟会编》“百姓家家投拜,迎金人入城”“呼唤我扬州有主矣”)
再看看地利,在北方大规模作战骑兵的重要性就很明显,有人说北伐没有二十万骑兵那就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在战争中也有一句话叫:“毕其功于一役”,如果岳飞北伐的时候击溃金军主力,那就不需要长时间陷入战争的泥潭。顺昌之役过后,金军就把得到的宝物运回北方,大有放弃幽燕等地的念头。(史料出处《三朝北盟会编》“顺昌之役虏震惧丧魄,燕之珍器重宝,悉徙以北,意欲捐燕以南弃之”)
人和就不用说了,基本上没有什么优势,这一点只能从前两者优势补回。天时地利人和都看完了,我们并不能分析出北伐能否成功,那么我们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北伐三要素,明君、强将、精兵。首先关于第一者明君这里就已经出现了差错,史实证明了赵构并不是什么明君,说昏庸也不为过。古代将军在外征战都是想方设法避免皇帝猜忌,但是岳飞恰恰相反,不断的让皇帝猜忌他。岳飞难道不知道会被皇帝猜忌吗?这一点岳飞不会想不到,既然想到了但还是执意北伐,那就只有两种可能性:第一就是有把握北伐成功,想成为再造华夏之人;第二就是孤注一掷,用北伐军来一次豪赌。
再看一下强将,很多人都拿朱仙镇大捷来说事,但是这件事遭到了质疑。史学家邓广铭考证,朱仙镇大捷很有可能是捏造的。《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金佗粹编》三书都没有朱仙镇大捷的记载,《金佗粹编》是岳飞的孙子岳珂写的,如果真有朱仙镇大捷,你觉得当孙子的不会使劲吹自己的爷爷?
而且所谓的金兀术大败之战,当时金军参战三万多人,岳飞只杀敌几百人,这样也算是大胜?算不算夸大战功?宋元时期的史学家马端临评价:“张韩刘岳之徒,一遇女真,非败即遁。”史学家赵翼评论:“依靠韩岳等恢复失地,虽三岁小儿亦知不能也。”
马端临离那个朝代比较近,那个时候发生的事情人家自然有判断,但是他们却否决了韩岳名将一说。没有孙吴之能,却非要逆天而为,岳飞北伐这件事不夸张的说是毫无可能。而且关于精兵,当时的岳飞只有一万多的骑兵,怎么和马背上的民族比?更何况朝廷不支持岳飞北伐,万一中断粮草供应,北伐军吃什么?年代太过久远了,我们研究历史也非常困难,北伐充满了未知。
尽管北伐不太现实,但南宋又必须北伐,如果没有岳飞这样的人不计后果的北伐,那么南宋都有可能被金国统治。元朝时期汉人有多惨难道大家不知道吗?北伐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又不得不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