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一般开国皇帝的庙号都是祖,然后第二任皇帝是宗,唐朝有唐高祖、唐太宗,宋朝有宋太祖、宋太祖,清朝有清太祖、清太宗,唯独明朝只有一个明太祖,抛开朱允炆不算,到朱棣那里成了明成祖,那么明太宗去哪里了呢?刚才说的这些太祖啊,太宗,都是皇帝的庙号,这篇文章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皇帝庙号的问题,你就会知道明太宗去哪里了。
那该移除谁呢,除了朱元璋和朱棣的不能动,和自己关系最远的就是朱棣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于是高高兴兴的把明仁宗牌位被移到偏殿去了,然后嘉靖帝把自己老爸兴献王朱祐杬追尊为睿宗,牌位供奉太庙正殿。朱棣可谓是捡了个大便宜,估计九泉之下也高兴的不得了,不过就苦了自己的儿子朱高炽了。
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建文元年,即公元1399年,朱棣起兵“靖难”,四年后,攻破南京,夺取帝位,成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因而也称永乐皇帝。
据有关史料记载,朱棣夺的帝位之后,便在南京中华门外的长干里修建大报恩寺和琉璃塔。建成后的大报恩寺成为江南三大寺之一,全国最大的讲经寺院,为包容各派的佛教义学讲堂,并一度成为管理全国佛教事务的僧录寺所在地。
大报恩寺的琉璃塔,高约七十八米,为当时全国最高的建筑和南京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以五色琉璃精工砌筑;塔顶悬挂一百四十多盏篝灯,夜晚点燃时,几十里外可见,当时有人称赞琉璃塔“白天似金轮耸云,夜间似华灯耀月”,并被明末清初文人张岱形容为“永乐之大窑器,之大古董”。公元1856年,大报恩寺和琉璃塔皆毁于太平天国的“天京事变”之中。
其实,古代皇帝兴建寺庙,多是因为自己笃信佛教而加以推重。但朱棣建寺修塔的目的却有着另一层难以言传的深意。据民国文人张惠衣的《金陵大报恩寺塔志》记载,朱棣建大报恩寺的原因是“欲报高皇帝深恩”,而建大报恩寺的琉璃塔,则是用来“扬先皇太后之德”。要向世人证明自己对朱元璋夫妻怀有深切的感恩之情,也就是说自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亲生儿子,马皇后就是自己的生母。那么,马皇后究竟是朱棣的生母吗?朱棣是朱元璋和马皇后亲生的儿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