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了别来烦我!与人保持适当距离的妙招-名豪网
导航

心累了别来烦我!与人保持适当距离的妙招

来源:名豪网 分类:情感
我们要谈谈人际往来上的“距离感”。
心累了别来烦我!与人保持适当距离的妙招

总是不由自主扮起好人的族群,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不懂得如何与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感”。举例来说,面对以下这种人,你会抱持什么样的态度呢?总是满脸笑容、为人亲切、经常收到这个人送的礼物。可是,和这个人相处,总感到莫名疲倦。

这里的关键字是“满脸笑容”和“为人亲切”。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这样的距离,是不是刚刚好?

因为长期扮好人而感到疲惫不已的人,往往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保持适当的“距离感”。

当别人一脚踩进自己的个人领域时,这些当事人多半没有立刻察觉;只要一仔细想,发现自己和别人之间的距离,已近得令人觉得很难受。

人际距离是与生俱来的产物,但感受却因人而异。

因此,人际距离感较近的人,一股脑儿就会冲进我们的界限里,丝毫不以为意。这样的举动多半是出于自然,不带恶意。但对个人领域遭到侵犯的一方而时,我们就赶紧拉开距离。

换言之,拉开距离的第一步,就是用字遣词要比平常更庄重有礼。庄重有礼的字词,会拉开人我之间的距离。

面对装熟地说出“哎唷,有什么关系,走啦!”的人,各位可以翻开自己的日志,一边说“是什么样的行程?如有需要,可以先为你保留时间。”最后再加上一句“要为你安排什么时候?”

大部分的人在听到这种回应之后,就会说“谢谢再联络”,并识趣地走开;虽然还是不免有些死缠烂打的人,会紧咬不放地说“那约明天如何” 。

此时,建议各位不妨这样回答:“哎呀,很抱歉,明天行程已经满了,后天可以安排十五分钟的空档,你觉得怎么样?”如此一来,应该就不太会有人再继续纠缠了。

然而,世界上总不免有些稀有动物,此时建议你直接了当地说:“很抱歉,我不能作陪。”各位不妨提醒自己,这种稀有动物根本听不懂委婉的言词。

对人际往来感到疲惫的人,多数应该是因为碰上了人际距离感太近的人,并深受其害所致。在说明因应之道前,各位最好还是先了解这些人际距离感太近的人,究竟有哪些特质。

人际距离感太近的人,有以下四种型态。

●自以为友善而装熟

这种人即使是对初次见面的对象,也会亲切地堆满笑容,摆出一副老朋友似的亲切,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报以笑容。但反过来说,这种人的态度就是“装熟”。然而,我们也不能因为对方装熟就动怒,毕竟“动怒”这个反应显得太过度防备,还会招来责难。

●动不动就替人取绰号

人际距离感太近的人,为了更进一步拉近人我之间的距离,总会马上替别人想个绰号,例如爱作白日梦的人,就叫人家阿梦;碰上眼睛大的人,就说人家是大眼仔,甚至还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小名(绰号)。可是,例如在照护现场,称呼银发长辈时不用“×伯”而用“阿×”,非常没有礼貌,因为用“阿×”称呼别人,虽带有亲近的正向意涵,但同时也带有拉低敬意的反效果。

●用送礼试图拉近关系

很爱拿出小礼物来送人,也是这个族群的特色。例如他们会说“给你,这是伴手礼”或“别人送我的,很好吃喔”,带一些点心零嘴来送人。

送礼固然是出于善意,但面对送礼背后那份想与人拉近距离的意图时,也不可不慎。

因为他们在撩拨一种心态,让收礼的人觉得自己非得回送点什么不可。

礼尚往来是一种几近本能的举动,在生物学上称之为“互惠利他主义”,除了人类之外,科学家在许多物种身上也都观察到了诸如此类的行为,例如稍后要为各位介绍的吸血蝙蝠就是如此。“互惠利他主义”可说是在群居动物当中,最不可或缺的举动。

总而言之,“送礼”这种试图拉近彼此距离的策略,令人防不胜防。若持续收到某些人送的小礼物,请各位别忘了点亮黄灯,特别提防。

●多管闲事却自以为亲切

这种行为和送礼属于同一类。

先来看吸血蝙蝠的例子。有一种住在南美哥斯大黎加的小蝙蝠,身体长度不到十公分,却懂得趁马、牛等动物睡觉时悄悄靠近,趁机咬住他们的臀部。可是,这种蝙蝠的门牙并不尖,被咬的动物不觉得痛,因此被咬了多半还是会继续睡。于是蝙蝠便快速地摆动它们细长的舌头去吸血,吸血量竟可达体重的四○%。吸饱血的蝙蝠身体太重,根本飞不起来,只好走路逃离现场。

不过,这种吸血蝙蝠有时也会被马儿或牛只狠踩,所以不能一直紧咬着猎物。一旦无法吸血,这种蝙蝠的体力很快就会消耗殆尽,撑不过三天就会死亡。

其实这种蝙蝠是群居动物,每个巢穴至少会有数百只一起生活。而吸饱血的蝙蝠,会把自己吸到的血吐出来,分给饥肠辘辘的同伴。将已吸进肚子里的血再吐出来,固然会消耗自己的体力,但它们还是愿意把粮食分享给那些很久都没吸到血的同伴。

看了它们这样的举动之后,各位应该会觉得“吸血蝙蝠看似可怕,但心地竟然却如此善良”,因而大感佩服。不过,如果各位知道这个举动背后,隐藏着“我有困难时,大家也要来帮我”的自私动机,恐怕就会觉得很扫兴了。而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

有恩未必要回报

这就是互惠利他主义的解释。我个人认为,不论动机为何,抱持互惠利他主义也无妨。然而,有些人就是会刻意利用互惠利他主义,挑起我们“有恩必报”的情绪。换言之,这些人就是会刻意设局,让我们无条件地、本能式地觉得非得回报不可。由此可知,当我们受到别人过多恩惠时,会觉得很难受,这是非常理所当然的感受。

若你正因为别人强迫接受的亲切善意而感到痛苦,那不是你有毛病,而是证明了你的本能运作正常。

最后请容我再说一次:面对过度的亲切时,各位大可不必加倍奉还。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阅读

好感会变成喜欢吗,什么是好感

恋爱中如何让爱情保鲜,恋爱中爱情保鲜

老公提出分床睡是出轨了吗,分床睡对夫

结婚后遇到一个特别喜欢的人怎么办,婚

怎样增加异性对你的好感,异性对你有好

空壳微信朋友圈说说(感到心累不奇怪)

老公怎样才能把婆媳关系搞好,怎么让老

跟喜欢的男生聊天技巧有哪些?

猜你喜欢

打造蜜桃翘臀真的不困难!五款热门居家瘦身小运动,深蹲、桥式都

如何做好吃的芒果西米露 芒果西米露美味做法

珠海沙滩游玩攻略 珠海适合游玩的沙滩景点有哪些

南京有哪些比较适合爬山的地方 小编推荐一些好去处

古近代十大妇刑,手段残忍变态(用藤条抽女子下体)

热门图库

相关推荐

孩子是穷养好还是富养好 方法不对小心害了孩子一生

成长后的你过得还愉快吗?与父母之间设立下健康的距离,是我们重

暧昧期暗示专用的朋友圈温柔文案大全,悄悄把自己的心动传达给他

好听不俗气的情侣网名一对,低调又有创意的同时还可以撒狗粮!

最新资讯

恋爱磨合期该怎么做,恋爱磨合期的症状和表现

渣男最喜欢说什么,快速分辨渣男的方法

给异地恋男朋友的空间留言短句

和女生聊天怎么结束话题?这样礼貌绅士

我们是一时所需而已!他还真的把婚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