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结婚到现在已经超过六年了,偶尔却还是会接到电话询问:“请问您已经结婚了吗?”如果是在路上被问到,我可能会开心地想:“这个人是对我有意思吗?”但那通电话只不过是我在结婚前结下的孽缘,现在又来对我“勾勾缠”了。没错,那通电话就是来自“婚友社”。
你们应该都很清楚为什么一个女人会加入婚友社,但对方过了这么久再联络,让我感到愤怒。尤其当我说:“我已经结婚了,还是我介绍其他姐姐给你们?”电话那头却趾高气昂地回答:“不瞒您说在我们看来,二十岁的女生年轻貌美,属于最高等级,呃,那您说的姐姐是已经超过三十五岁的吗?还是四十岁呢?可能要多付很多钱加入才可以列入分级⋯⋯”说的好像他们多不缺客人一样。
老女人在婚姻市场最终只是“石头等级”。我觉得好像被拖入韩牛屠宰场,撑开嘴巴、敲敲牙齿,然后被评价为“这个,out。”我身边有不少未婚女性,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我大概知道她们为什么会异口同声说:“好男人到底都死去哪了?”
好男人没有去哪里,好男人应该还存在(尽管所谓“好”的标准非常主观),但社会对于“好女人”的奇怪标准,却会让好端端的女人提早远离“好男人”。所以我们没必要对分级的婚友社生气,婚友社的逻辑其实非常单纯、没有常识—女人上了年纪就变调了,所以绝对遇不到好男人。
不过更该警戒的是一句相当狡猾的话:“I know, BUT”。很多男人一开始装出一副非常能理解的样子,后来却切割说“但实际上就是无法,还是会优先选择『嫩妹』”,接着提出各种奇怪的证据,试图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我曾经和一个男性友人分享这类经验谈,(他是记者,每周都会在专栏上评判时事)他听完后说:“嗯,我可以理解,不過妳说的是事实吗?男人上了年纪后会变得稳重,但女人呢?我不确定。有些女人生育能力会降低,而且更容易发生难产的状况。”
嗯,这就是某个当上记者的男性回复我的内容。我跟他谈到男女在婚姻市场里受到的不平等待遇,更令人遗憾的是,对于“上了年纪”的性别歧视,还隐约挑起了女人之间的对立。我曾经读过一篇报导,内容以男女的生理和文化角度来论述社会对于年纪的差别待遇,文中展现了比过往任何一篇报导都更深切的惋惜。但是,那又如何呢?社会大概不会因为这样就有所改变。光说不练的现实,才是促成更狡猾的歧视的原因。
年纪不过是个数字?现实并非如此
我们换个角度,来谈谈“男人的年纪”好了,事实上,男人也无法避免老化。换句话说,“年纪增长”并非局限在某个性别,但我们的社会却将这场论战更聚焦在女性这一边。男人上了年纪后,会散发出中年气息,跟小十岁的女人结婚,只会被评论为“很有熟男魅力”,但女人上了年纪,却不会被说是散发女人味,尤其如果跟年纪很小的男人结婚,大家反而会拼命从女人身上找出“关键原因”(是不是因为女方钱很多?)。
像我那位记者朋友那样,把怀孕生产不顺的责任都推给女人的说法,非常常见。我有个朋友五年来迟迟无法怀孕,最近好不容易怀孕了,她告诉我:“各种有的没的我都听过了,说因为我的子宫不够健康、超过三十岁才怀孕,问我有没有检查过卵子,还说我应该要在二十几岁就把卵子冷冻起来啊等等。不过啊,我先生从来不会被责怪这些。有一次我忍不住说都是我在检查,建议他要不要也做个『精子检查』看看,结果他就突然发火。他说男生哪会有什么问题?而且检查很麻烦,不需要。其实我觉得他是因为害怕真正的问题出在他身上,所以才会那样说。”
我想,如果把邻国日本发明的“精子检测工具Sperm Kit”告诉我那位朋友的先生,我应该会被当成坏女人看待。“精子检测工具”是在具有性别平等观念的背景之下诞生的,这种检测器是由Recruit Lifestyle Co. Ltd网路服务公司所制造,是一款能轻松利用手机检测男性精子健康状况的工具(打开工具箱后,男人将自己的精液装入杯中,十五分钟后用搅拌棒舀出一匙,滴在内含显微镜的载片上。在手机安装相关程式后,把载片贴近手机镜头录影,即可检测精子数、精子浓度及活跃度等各种数值)。这个能每天检测精子活动的携带型检测工具,让不孕的原因不再只会被归咎到女性身上。
实际上,这个产品诞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醒社会大众,日本的低生育率并非只是女人的问题。因此,女人可以对男人提出质疑:“男人上了年纪,生育能力也会降低啊!你的精子难道就没有问题吗?”没错,这工具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以及非常明确的证据。人只要上了年纪,身体机能都会老化。并非只有“女性”,男女都是一样的。
我有一些未婚的朋友说:“我快四十岁了,发现很多男人想要再婚,但都不考虑同年龄层的人。跟我很熟的一个弟弟直接建议我们不要考虑韩国男人,去认识一下比较不在意年纪的外国人吧。”
难道,现在年过三十的韩国女性必须将外国人视为蓝海吗?大家口头上说这个社会已经改变很多了,但实际上根本没有改变,该死的双重标准—“I know, BUT”!
《两个女人一起生活》这本书的作者黄善淑说:“女人一旦超过三十岁,好像得到某种豁免权,大家看到我都会自动弹开。⋯⋯有些突如其来的关心或担心的询问,只是让人倍感负担,⋯⋯没有结婚的女人总是会被贴上『不好相处』等标签,成为他人暗地里揶揄的对象。”
例如“有能力、上了年纪的女性”,就会被质疑为什么不结婚;晚婚、不婚的女性也会被认为是“年纪大了就变得更计较、更挑剔”。黄作家现在跟一位女性同居,她说,除了少了法定关系之外,同居跟结婚不都是跟别人一起生活吗?两个人同样会经历争吵、和好、互相理解的过程。
现代社会中,“家人”的型态变得越来越多元,当然有好几个原因(经济状况、信念、性别倾向),但我希望你能了解到,想结婚却不断拖延或放弃的女性,遇到的最大阻碍是“社会对于超过三十岁女性的观感”(希望你能重视这个问题)。请不要在人们面前表现得好像可以完全理解女性,背后却做出另一套充斥着男性优越主义的行为。
期待男女被平等对待的理想能成真,希望有朝一日超过三十岁还想结婚的单身女性不需要唉声叹气:“好男人都不见了。”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为了能不带偏见和好男人相遇,我们都需要实际做出改变!
试着不忍耐的练习
虽然社会有着“奇怪的标准”,但女人却不断在进化中,随着逐渐明白结婚并非人生的全部,属于个人的生存哲学正在她们心中慢慢萌芽。
我身边的单身女性(但并不急着结婚)最近的工作、感情、生活,可以说是一帆风顺:“跟妳說,我这次决定要念我想了很久的研究所了。”“妳应该会很好奇为什么跟已经见面三次的男生都没有提到『结婚』吧?因为光是见面都开始觉得无趣了,怎么会想到要结婚呢?”“我现在知道怎么换灯泡了!这次我还在我租的房子里贴了新的壁纸耶!”
她们已经不是帅气女孩,而是帅气女人,我很为她们骄傲。再有人说:“女人上了年纪就变调了。”我会用力反驳他:“你这种想法才是太low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