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发展也是非常的快,从感染源上来讲,被分析出说是蝙蝠,但是还是存有异议,网上啊有新闻传出,在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的时候发现了人造的核糖成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哦!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是美国的阴谋吗
2015年11月9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传染病学家Ralph Baric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Medicine 杂志发表了一篇极具争议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使用SARS冠状病毒骨架和来自中华菊头蝠的SHC014冠状病毒表面蛋白进行工程化改造,在实验室创造了一种杂交冠状病毒,这一冠状病毒可以感染人的呼吸道细胞,并能引起小鼠疾病。
该研究表明,SHC014冠状病毒的表面蛋白具有结合和感染人类细胞的能力,这证实了人们对该病毒(或蝙蝠中发现的其他冠状病毒)可能无需经过中间宿主就能直接感染人类的担忧。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曾资助一些此类研究,因为这类研究有助于理解人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的基本性质,能够评估新兴传染病的大流行潜力,并为公共卫生和备灾工作提供必要信息。
但是这些研究存在一定的生物安全风险,因此,2013年10月起,美国暂停了对所有此类研究的资助,并对流感、SARS、MERS等研究加强审核。
但是论文中的这项研究在美国暂停资助前就已经开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对该研究进行了审核,并允许其继续进行。
这项研究在发表后即引发争议,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病毒学家Simon Wain-Hobson认为:“如果[新]病毒从实验室逃脱了,那么谁也无法预测其发展轨迹。”
罗格斯大学分子生物学家兼生物防御专家理Richard Ebright认为:“这项工作的唯一影响是在实验室中创造了一种新的非自然风险。”
人造病毒存在吗
存在
纽约州立大学斯托尼布鲁克分校的研究人员于2002年制造出这种“假”脊髓灰质炎病毒。研究人员说,他们重新排列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的4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这些碱基组成和排列顺序决定生物的遗传性状。碱基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在核糖体中通过互补配对翻译成氨基酸,进而构成蛋白质。同一种氨基酸可通过不止一种碱基排列组合形成,但不知为何,生物体通常总是偏爱特定的碱基组合。
相关新闻
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命形态,它由一个核酸长链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没有酶系统。因此病毒离开了宿主细胞,就成了没有任何生命活动、也不能独立自我繁殖的化学物质。它的复制、转录、和转译的能力都是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当它进入宿主细胞后,它就可以利用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完成生命活动,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产生和它一样的新一代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是人造病毒吗
当然不是。并且是一个彻头彻尾利用疫情惶恐心理、裹着科学外壳的阴谋论而已。
在众多科学家的驳斥下,这些所谓的研究成果根本站不住脚。2月2日上午,印度学者们已主动撤下了在bioRxiv上预览的论文。
但“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这种阴谋论论调,却让石正丽——SARS病毒研究中功勋卓著的科学家,不得不用上最重的话。
当天下午,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研究员石正丽说:“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大自然给人类不文明生活习惯的惩罚,我石正丽用我的生命担保,和实验室没有关系。”
“每次出现新疾病、新病毒的时候,同样的故事就会出现,说这是实验室泄漏或者生物工程制造的病毒。”在接受《科学》杂志采访时,石正丽的合作者、美国疾病生态学家彼得·达萨克(Peter Daszak)表示,“真令人羞耻。”
这背后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些阴谋论不可信?我们先从阴谋论的依据开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