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团队再刷纪录 袁老的国际稻产量节节攀升-名豪网
导航

袁隆平团队再刷纪录 袁老的国际稻产量节节攀升

名豪网 minghaoshangwu.com

袁老爷子,好样的!谢谢您这么多年来呕心沥血的为祖国为人民做的这么大贡献!祝福袁老爷子身体健康,延年益寿!深受杂交稻惠泽的中国农民,用生动而朴实的语言称颂袁隆平为“当代神农”、“米菩萨”、“米财神”。诺贝尔和平奖我觉得应该给袁老,他让十来亿中国人不饿饭,而且不光是中国,连东南亚的国家都因为我们的杂交水稻养活了很多人,正是没让这么多人饿饭才间接的制止了动乱。这么好的科学家点个赞!那接下来希望国家能关心下粮食价格,现在米价有点贵既然都已经让消费者能得到实惠,我想这也是袁老和广大科学研究教授的意愿,仓廪实而知礼节,我们在没有温饱后顾之忧的时候才能更好的追求其它的东西。现在四十多岁及以上的人还能记得粮食的珍贵。大集体那时,土地出产很低,根本不能满足填饱肚子的愿望。分田到户后情况有所改善,但还是产量不高。自从推广了袁老的国际稻后,产量是节节攀升,再也不怕口粮不够了。我国如今的强大,袁老功不可没!

袁隆平团队再刷纪录 袁老的国际稻产量节节攀升

2016年9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左)和河北硅谷农科院荣誉院长宋福如在邯郸永年百亩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田。 河北硅谷农科院供图

亩产1149.02公斤的纪录是如何创造的?

百亩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田,位于河北省永年区硅谷农科院的西北角。稻田连片、水渠纵横,这块田地看起来和普通的农田并没有太大区别。但事实上,10月15日,它刚刚创下一个世界纪录——平均亩产1149.02公斤。

听到超级杂交水稻创纪录的消息,河北硅谷农科院高级农艺师、62岁的乜红民高兴得几乎跳起来,“功夫总算没白费”,他紧紧握着同事的手说。

他介绍,2014年,河北硅谷农科院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始种植袁隆平院士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种植过程中,每个步骤都要做到精细。”

首先是选种,挑选颗粒饱满的种子,初步筛选完毕后,再进行精选,“将种子沉浸在盐水盆中,浮起来的不要”。

乜红民回忆,育秧时,需在苗床上搭薄膜拱棚,既保温,又防止水分蒸发。此外,“秧苗的株距太紧凑或太稀疏,也会影响到产量。”他说,到插秧时,每块田地四周都会拉上线,工作人员拿17公分的小棍子,沿线插。

袁隆平团队再刷纪录 袁老的国际稻产量节节攀升

河北硅谷农科院种植水稻的”旱栽苗“。 河北硅谷农科院供图

插秧时间在4月中旬,气温10℃左右,水温很低。参与种植的农民光脚下水插秧,出来后“脚底皱得像方便面,腿还老抽筋”。

由于插秧的株距要求比较苛刻,常有农民抱怨,“我们种了一辈子地,从没干过这样的活。”有时水凉人下不去田,种植进度就会拖延。

进度问题让乜红民考虑在旱地栽种水稻——“当地种芹菜、茄子的农户,育苗后直接在旱地栽种。水稻也可以在旱地栽种。”2015年,乜红民提出,可以先在旱地挖沟,间距保持一致。挖好后开始插秧,同时将水往沟里引。“水流跟着人走,这边刚在旱地插完秧,那边水就浸上了。”

他给这项技术命名为“旱栽苗”。“我跟袁隆平院士提出这个说法时,他说,这个方法很新颖。”

“旱栽苗”解决了很多问题。“农民不需要下水受罪,秧苗的间距也可以保证,速度快了不少。”

袁隆平团队再刷纪录 袁老的国际稻产量节节攀升

农科院团队在查看水稻长势。 河北硅谷农科院供图

种植过程中,团队也在不断探索:示范田被分割成一个个地块,各地块种植方式、稻子的密度不同。“有的种植密度是1.5万株/亩,有的是1.2万株/亩;有的株距是20公分,有的是23公分。”

等收成时,工作人员会测验不同地块的产量,以此来验证水稻高产的种植方法。

“刚开始时,我们种植的株距是17公分,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株距22公分时,水稻产量更高。等到来年,我们会在示范田大面积推广这种方法,但也会在个别地块,实验其他的种植方法。”

袁隆平团队再刷纪录 袁老的国际稻产量节节攀升

工作人员在收获超级杂交水稻。 图片来自网络

亩产增收500公斤意味着什么?

今年,示范田育秧的时间是3月28日,9月下旬基本成熟。“超级杂交稻与有机硅水溶缓释肥种肥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示范基地水稻长势良好。”乜红民称。

他介绍,水稻怕倒伏和虫害,但整个生育期示范田的水稻,茎杆坚韧挺拔,抗倒伏能力突出,无明显病虫害,成穗率高:“结稻粒最多的麦穗,能结600粒,普通农户的田地,大约只能结120到130粒。”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此项目主要参与者宋春芳回忆,期间邯郸气候两次变动,让团队很担心:5月持续阴雨天气,易造成水稻前期生长缓慢;8月持续高温,会对水稻结实率造成一定影响。“工作人员分别通过排水、引水等方式,及时克服不利因素。不然,这片试验田产量无法突破世界纪录。”

10月15日,专家组对示范田现场考察,并随机抽取3个地块进行检测。实割3.126亩,经测水、除杂、称重,其中一块最高产量达1181公斤/亩,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创造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

乜红民介绍,16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5名专家,对示范田另外4个地块进行测产。结果显示,亩产分别为1117.64公斤、1155.36公斤、1128.43公斤、1122.21公斤。

按目前7块地的测产结果,他预估,今年102亩示范田的产量可达10万公斤以上。“邯郸地区也有村庄种植水稻,亩产量在650公斤左右,102亩产量是66300公斤。相比较,示范田的产量要高出33700公斤”。亩产增收500公斤。

33700公斤水稻意味着什么?乜红民算了一笔账,按照一个人1天吃6两米,33700公斤就可以满足11万人一天的饭量。

超级杂交水稻口感如何?

项目主要参与者宋春芳介绍,湖南、云南、海南等水稻种植地,有充足的热量条件、日照和降水,被认为是更有利于创造高产的地方。但北方农作物生长期较长,昼夜温差也大,有利于农作物物质的积累。

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种植在河北邯郸的示范基地。该地区全年无霜期205天,活动积温达4371.4摄氏度,每年降雨量在594.4毫米左右,属轻度盐碱土地,比较合适种植水稻,但不是种水稻最好的地理位置。“这也是袁隆平的一个实验,看看在较高纬度,是否能种植超级稻。”他解释说。

对于创造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的原因,宋春芳认为,高产攻关和栽培技术水平的提升,对增产的影响很大。

“为什么要储备超级稻品种和技术?现在普通农民种植的水稻产量每年都在提升,其原因就是品种的优良和技术的传授普及。”宋春芳说,超级杂交水稻产量连续两年创纪录,其主要意义是完成品种和技术的储备,向农民普及,实现增产。

对于有人担心水稻产量提升影响品质和口感,宋春芳提到,并非产量越高品质和口感就越差。实际上,品质的好坏一方面与品种本身的特性,另一方面与土地和气候都有关系。

“这次超级稻的口感就很好,品质也很优”。他说,这也是个国审品种,已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和认定,普通农民现在就可以在国家认定范围内,进行推广种植。“认定范围在长江中下游一些地区,目前,并不是全国所有地区都适合种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

“袁隆平说过,高产更高产是个永恒的主题。”宋春芳表示,杂交水稻项目1995年开始立项,4年时间达到亩产700、800公斤的目标,7年时间达到亩产900公斤的目标;到如今1100多公斤的记录,20多年从未停止对高产量、高品质水稻的追求。“袁隆平院士快90岁还在田间地头劳作,我们也不会松懈,把纪录继续突破下去。”

袁隆平团队再刷纪录 袁老的国际稻产量节节攀升

作为农民的儿女看到这样的信息,真是打心里的高激动,在外打工的时候会经常去买米 (其实包吃住)但是就是想知道米价是不是又涨了,我爸是不是开心了。农民最大的愿望就是产量高 价钱好 这是我们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啊!感谢袁爷爷和他的团队

袁老你是好样的、己80多岁老人还一心扑在科研上,为祖国为全人类而贡献。粮食事关重要,沒有粮食人类的温饱就成问题,你的付出是没白费。在此向你向全国的科研工作者致敬!

这么大年龄还在为我们的粮食而奋斗,不但创造了历史而且还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您才应是真正诺贝尔奖获得者!

“袁隆平院士快90岁还在田间地头劳作,我们也不会松懈,把纪录继续突破下去。”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

袁隆平院士说过,他的终极梦想是稻子像高粱一样高大粗壮,稻穗像瀑布一样巨大密实,他说他相信这个梦想一定会实现。雄心壮志何其伟大!九十高龄依然耕耘不辍,伟哉国之栋梁!

从小学就崇拜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现在巨人也老了还在努力奋斗,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松懈自己。

像水稻田就应该全国统一交给国家科学种稻谷,国家出谷种和技术农民出耕田和劳动力收获了国家和农民4比6分配!

这才是真正的爷们!不管在那个行业都是兢兢业业的务实求真。真正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是:安帮定国的领袖与让人吃饱饭的科学家!这才是国度根基!有了牢固健康的大家庭,国人庆幸,民族腾飞!珍惜敬重世代不忘!

记得从小时候我家连吃都还是头疼的问题,从记事至2005年期间,一年种的谷物只够吃半年,种得特别多,因为气候,光照都达不到那时水稻的要求,后来购买了袁老一代一代改良的水稻,让我家原本的田地的产量提高了不少,现在不光自己不愁吃,还能出售一些谷物…谢谢袁老及你的团队,在此深表谢意!

不断追求科技的突破进步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向孜孜不倦的科研人员致敬,您们为人类带来了更大福祉

感动,除了感动还是感动,袁老科学家对祖国对人民立下不朽的功勋。祝您长命百岁,永远健康!您是我中华儿女的骄傲,向您致以崇高的敬礼!这是看得见,摸得着,吃得饱的实实在在的粮食全国人民向您和您的团队致敬!年轻一代不知道挨俄的丶滋味,珍惜粮食。

希望子孙后代永远记得袁隆平这个名字,珍惜每一粒用血汗换来的粮食,希望老人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还要祝福默默为这团付出的工作人员,你们辛苦了,大家都会记得你们。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阅读

全国节约粮食日是几月几日 如何看待委员

天天向上袁隆平哪一期?汪涵与袁老漫步

袁隆平是哪里的人啊 为什么袁隆平老人逝

袁隆平的励志故事200字左右小学生 袁隆平

张召忠收入大曝光 军人月薪普通都说高

2021年05月22日快乐大本营停播一期 缅怀湖

袁米海水稻是不是转基因

马克华菲是几线品牌?

猜你喜欢

打造蜜桃翘臀真的不困难!五款热门居家瘦身小运动,深蹲、桥式都

如何做好吃的芒果西米露 芒果西米露美味做法

珠海沙滩游玩攻略 珠海适合游玩的沙滩景点有哪些

南京有哪些比较适合爬山的地方 小编推荐一些好去处

古近代十大妇刑,手段残忍变态(用藤条抽女子下体)

热门图库

相关推荐

范冰冰李晨官宣分手 四年情划下句点

王力宏出轨招妓真是毁三观,羞辱和冷暴力前妻李靓蕾竟然还是双人

本人黑眼圈声明什么梗 讽刺招牌黑眼圈是熬夜撩妹所致

穆雅澜直播翻车被骂没文化 事后解释一样遭网友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