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又被称为上元佳节,在这一天大家会吃传统食物元宵,代表团团圆圆,甜甜蜜蜜。元宵节由来已久,但它真正的来历是什么却很少有人了解。
元宵节作为正月的第一个团圆夜,适合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过。古人将夜称之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这一天又被称之为元宵节。
追根溯源,元宵节或许和先古部落举火把的习俗有关,在万物复苏的时节会在田野间点上火把,一是驱赶昆虫猛兽,二是祈求来年有个好收成。
元宵节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大概是在魏晋时期。从西汉到三国,道教和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对于中国民俗性的节日有所影响,所谓的上元佳节和道教中的三元大帝就有很深的联系。
根据道教相关的典籍记载,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元始天尊在太虚极处,取始阳九出,正月十五被认为是他的神诞日,所以元宵节才被称为是上元佳节。
元宵节这一天家家张灯结彩,有燃灯的习俗,这一点或许和佛教有关,佛教传入中原之后很快发展到成熟时期,佛教认为火光象征佛之威神,佛教盛会会有大明灯火,这一习俗和元宵节燃灯的习俗不谋而合。
至于说猜灯谜、舞龙舞狮等活动,并不是元宵节独有的,应该是后人为了增添节日的氛围后来添加的。
现在的元宵节已经成为一个全民狂欢的节日,这一天全家上街感受闹元宵的热闹。过了正月十五,吃了元宵这个年才算真的过完,人们开始收拾心情上班或者是工作。
每个地方元宵节的民俗不同,但燃灯、赏花灯、吃元宵是必不可少的,有些地方还有踩高跷、扭腰歌等活动,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