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春季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早晚仍有较大的温差,风寒湿热不定,加之春季人体肌肤腠理变得疏松,易受风寒或湿邪侵袭,要注意适时添加衣物、切勿大汗后吹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药师为您推荐三款健脾祛湿、益气固表的靓汤,以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气虚及祛除湿气。
1、猴头菇砂仁猪肚汤
材料(3-4人份):猴头菇40克、砂仁10克、红枣5个、猪肚1个、瘦肉100克、生姜3片。
做法:砂仁捣碎,红枣去核,猴头菇提前温水浸泡,挤压出浸泡水后切除菇蒂,切块备用;用剪刀剪去猪肚上的肥油,再剪开猪肚放锅内焯水,捞出后用刀刮干净肚面上残留的油脂,水冲洗一遍;加入生粉、食盐,大力揉搓猪肚约5分钟后冲洗干净,重复2-3次,待猪肚无异味切成条备用;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除砂仁外加入其余所有材料,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煮1小时,最后加入砂仁再煮10分钟,食用前调味即可。
功效:养胃和中、醒脾祛湿。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中药师李欣表示,猴头菇是传统的名贵食用菌,《中国药用真菌》中记载猴头菇味甘性平,能利五脏、助消化、滋补身体。猴头菇的养胃作用有赖于其中的猴头菇多糖。猴头菇多糖对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具有保护胃黏膜,抑制有害细菌感染,增强肠胃消化系统免疫能力的作用。砂仁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是“醒脾调胃之要药”,有非常好的化湿开胃,温脾醒脾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砂仁可显著促进胃肠平滑肌蠕动,具有抗溃疡、抑制胃酸的功效。
本汤品有良好的养胃调胃作用,适合平素胃部功能较弱、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胀气、嗳气、纳少、脾虚泄泻等人群作药膳调理。不过,砂仁含挥发油,不宜过长时间煎煮,使用时宜捣碎后下,以便有效成份的释出。另外,阴虚血燥、火热内盛者不宜服用砂仁。
2、胡萝卜淮山猪骨汤
材料(3-4人份):猪尾骨500克、胡萝卜1条、新鲜淮山200克、枸杞子15克、陈皮1小瓣、生姜5片。
做法:将以上食材洗净,胡萝卜切块,鲜淮山去皮,切段状;猪尾骨斩件,焯水;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放入猪尾骨、胡萝卜、淮山和生姜片,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煮1小时,加入枸杞子、陈皮再煮10分钟,食用前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开胃、消食化滞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中药师唐榕表示,这是一款家常靓汤,在南方不论春夏秋冬皆可食用。山药色白汁黏、味甘微涩,性平。色白入肺经,味甘归脾,汁黏益肾,功能健脾胃、补肺气、益肾精,其补而不腻、香而不燥,是药食两用之补益类佳品。
胡萝卜味甘、性平,无毒,入肺、脾经,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下气补中,利胸膈肠胃,安五脏,令人健食。”由此可见,其具有健脾消食、润肠通便、行气化滞的药用价值。
此外胡萝卜中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胡萝卜素对保护视力、滋润皮肤和提高免疫力有一定的效果。这两种食材配合在一起可增强健脾养胃、消食的作用。再加枸杞子滋阴明目、陈皮理气健脾,这款汤清润可口,共凑健脾开胃、消食化滞之功,对于饮食伤胃、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气滞腹胀等症有较好的食疗效果,同时也是一款广受大众喜爱的养生汤饮。
3、五指毛桃淮苓瘦肉汤
材料(3-4人份):五指毛桃50克、新鲜淮山250克、炒薏苡仁30克、茯苓30克、瘦肉200克、陈皮一瓣、生姜3片。
做法:先将五指毛桃、茯苓、炒薏苡仁洗净后用清水浸泡;鲜淮山削皮切块;瘦肉洗净切片,瘦肉焯水,沥干备用;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将所有材料放入汤锅,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煮1-1.5小时,食用前根据个人口味调入适量食盐即可。
功效:补益脾肺、化湿利水、益气固表、舒筋活络
唐榕表示,五指毛桃素有“南芪”之称,具有健脾补肺、益气固表、行气化湿、舒筋活络的功效,其益气效果虽比黄芪差一点,但不如黄芪温燥,不易上火,对于脾虚不受补、脾虚湿重的人群尤为合适。淮山色白汁黏,功能健脾补肺、益肾固精,具有其补而不腻、香而不燥的特点;搭配健脾祛湿的炒薏苡仁和茯苓,及矫味理气的陈皮,全汤气味芬芳,口感良好,共凑补益脾肺、化湿利水、益气固表、舒筋活络之功。
此汤在春季回南天食用正当时,适合脾虚所致的湿气重、消化不良、食少乏力、大便溏薄、肢体困重、关节不利、舌质淡苔白滑有齿印等人群。无湿邪、大便秘结者及孕妇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