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大部分女性的噩梦,表现为下腹部痉挛性疼痛、腰部酸痛、易冒汗等,严重时可导致疼痛性晕厥。人们会通过多喝热水或姜糖水、止痛药等来缓解,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中医看来,不同时期的痛经,机理不一样,调理方法也有差异。
如何通过中医来调理痛经问题?
1、疏肝理气
中医讲,月经不调跟肝经状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肝气舒畅就能让气血流通、月经周期规律;肝气郁结会造成气血不畅,导致月经异常。来月经前有身体不适,如腰部酸痛、乳头有刺痛感、双乳头胀痛等,则被判断为肝气不舒,因此调理的重点是疏肝理气。适当吃具有疏肝功效的食物,如柚子橙子西红柿、芹菜和茼蒿、百合粥等,必要时需按医嘱用逍遥散。每天喝1~2杯月季花茶或玫瑰花茶,不仅养肝通经而且美容养颜;远离肥甘厚腻和滋补类食物。坚持对太冲穴和膻中穴按摩,同样能疏肝理气。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避免大喜大悲。
2、活血化瘀
中医讲,痛经一般是血行不畅造成的,表现为月经期小腹部胀痛、月经量少、心烦意乱且脾气暴躁、触摸乳头时疼痛,其调理的原则是活血化瘀。不妨喝益母草红糖水,也可以用丹参或玫瑰花替代益母草。注意身体保暖,尤其是小腹部,不能穿露肚脐装。对肚脐下方艾灸,能起到理气活血以及去除寒湿效果。
3、补气养血
月经周期过后易出现血虚,没有及时调理,久而久之可生成气血虚弱体质,表现为月经量少、经期小腹疼痛、经期短、经血颜色淡薄,往往伴有脸色发黄、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差和疲乏等,其调理的原则是补气养血。日常多吃甘味食物,如红豆当归、猪肝和红枣等,能为身体提供所需营养,有助于补气血。坚持按摩三阴交穴、血海穴和关元穴,能帮助调理气血,辅助治疗月经不调。睡前用热水泡泡脚,利于气血运行,起到舒筋活络功效。
温馨提示
利用中药治疗痛经时必须由专业中医辨证论治,不可随意用药。月经期应注意个人卫生,维持外阴清洁;远离含咖啡因的食物,如巧克力、可乐、浓茶、浓咖啡等。根据情况来选择舒缓运动,如散步、练习瑜伽等,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利于经血排出。